目前,我國每年進口高質量球團礦約2000萬噸,這就是市場需求。目前,重點企業高爐煉鐵爐料結構中球團礦配比在13%左右,合理值應為20%左右。2017年,一些企業高爐球團礦配比已達到30%以上,全國有100多座高爐球團礦配比在20%以上。這說明我國高爐煉鐵提高使用球團礦的比例有較大潛力。首鋼京唐、武鋼、鞍鋼等企業在“十三五”煉鐵發展規劃中計劃將爐料結構中球團礦配比提高到50%左右。
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金屬學會共同編制的2011年~2020年《中國鋼鐵工業科學與技術發展指南》中,提出了球團技術發展目標:開發新型鏈箅機—回轉窯、帶式焙燒機(>300萬噸/年)等新裝備、新技術;新建球團設備能力應大于200萬噸/年,應實現多品種(高爐用、直接還原用、熔劑性)優質(高品位、高強度、低膨脹、高還原性)球團礦的生產,快速提升精料技術水平,實現更合理的高爐爐料結構;在細精礦來源越來越多的情況下,進一步提高球團礦在高爐爐料結構中的比例(全國平均達到30%以上,有條件的應達到50%)。
日本學者成田貴一經研究提出,高爐綜合爐料的.大壓差值與高堿度燒結礦和配入酸性球團礦的比例相關,當酸性球團礦配入比例達到25%~50%時,△Pm處于.低值,說明優化高爐操作指標,發展球團礦生產尚有一個很大的空間。
我國短流程電爐生產工藝技術正加速發展,電爐生產使用直接還原鐵的需求量很大。生產直接還原鐵需要大量金屬化球團。電爐使用直接還原鐵煉鋼比用廢鋼好,既節能又環保;直接還原鐵含有害雜質少,對冶煉高級鋼種很有利。但我國直接還原鐵產量很少。2015年我國用于直接還原鐵的球團礦有5.28萬噸,2016年為4.84萬噸。因此,我國要大力發展金屬化球團礦的生產。
我國球團礦生產技術的發展趨勢是提倡生產高品位(TFe≥65%)低硅(SiO2≤4%)和高鎂(MgO≥1.5%)的優質球團礦。提倡大力發展MgO質酸性球團礦和熔劑性球團礦,改善球團礦的冶金性能,為高爐降低燃料比創造條件。
因此,我們需要組織科研院所、大學、企業開展自熔性球團生產的技術攻關、機理研究,這方面我國缺乏理論和實踐的支撐;大型高爐使用高比例球團礦的生產經驗不足,要開展系列研究等。此外,要大力推廣一批燒結、球團生產先進技術、關鍵共性技術,促進煉鐵系統的節能減排與清潔生產。